中國消費血清白蛋白占全球一半

海外媒體報道說,中國患者去年消費的血清白蛋白數量約占全球總消費量的壹半,其中60%為進口產品,這也促進了中美間的人類血漿制品貿易。有評論認為,中國的血清蛋白用量畸高,其中的壹個原因是中國醫生為賺取回扣而濫開藥。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8月21日報道稱,中國大量的肝病患者提升了對血清白蛋白的需求,人類血漿制品貿易這壹貌似不大可能的跨太平洋貿易正在美國和中國之間蓬勃發展。中國患者去年消費了約300噸血清白蛋白,約占全球總消費量的壹半。其中約60%為進口,而且這壹需求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血漿在中國的價格已上漲至每10克430元人民幣(合64美元),中國國內這塊市場每年的價值約為19億美元。

網絡資料顯示,人血清白蛋白是人血漿中的蛋白質,由肝臟合成,在維持血液膠體滲透壓、體內代謝物質運輸、營養等方面均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肝臟病變的患者,到壹定時間和程度,血清白蛋白也會受到影響。 血清白蛋白由肝臟自然產生,也可通過“分離”血漿這壹血液的液體成分獲得。在臨床上人血清白蛋白可用於治療休克與燒傷,用於補充因手術、意外事故或大出血所致的血液丟失,也可以作為血漿增容劑。

報道認為,中國血清白蛋白消費量高的原因之壹是中國是肝病大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字,中國約有1億人患有某型慢性肝炎。普遍存在的、把輸血當作返老還童藥的錯誤觀念也提振了中國對血清白蛋白的需求。
關註此事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兼職教授卓小勤8月21日接受本臺記者電話采訪時認為,中國的血清蛋白用量畸高,還因為中國醫生為賺取回扣而濫開藥。

“醫生在臨床用藥的時候,有時候並不是根據病人的實際需求,更多的會考慮自身的利益:我給妳開了壹個血液制品,我能夠拿到多少回扣,我能夠獲得多少利益?”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美國,血漿捐贈者(不是血液捐贈者)通常會獲得付費補償。但在中國,有償血漿采集因壹系列醜聞而名聲掃地,上世紀90年代河南省數萬名參與有償捐獻血液和血漿的農民因不衛生操作而感染艾滋病毒的醜聞後來被官員們掩蓋。

報道說,中國去年采集了約7000噸血漿,不到美國3.1萬噸采集量的四分之壹。這令中國國內血漿制品價格高昂,中國的血清白蛋白供應商已被海外競爭對手以低價搶走了生意。據招商證券數據顯示,中國血清白蛋白主要外國供應商是澳大利亞的CSL、美國的Baxalta和西班牙的Grifols,這三家公司的血漿采集中心都大多位於美國。CSL公司的報告顯示,該公司去年在華血清白蛋白銷售額年增長達35%,公司的目標是今年在華銷售額達到6億美元。CSL今年還以3.52億美元收購了中國血漿分離企業武漢中原瑞德生物制品公司80%的股權,這令它能夠進入中國快速增長的其他血漿制品市場,比如免疫球蛋白市場,目前北京方面還不允許進口該產品。

談到血清白蛋白在中國市場的巨大銷量,現在北京的維權人士胡佳表示,

“妳從比例上來講的話,作為壹個占世界人口1/5的國家,卻消耗著世界50%的這種血漿制品,難道中國人的體質在這方面有這麽特殊嗎?我們只能說,從中國的醫生和醫院的角度來講,他是傾向於多使用這種東西,可以產生利潤。在醫療的觀念上,中國的公立醫院,有的時候反而像是盈利部門。”

上海《文匯報》的相關報道說,武漢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註射液,近日已獲國家食品藥品審評中心批準進入人體臨床研究。通過水稻“種”出供人體使用的血清白蛋白,“稻米造血”不再是天方夜譚,預計最快2021年前後可進入市場,這是國際上第壹個通過水稻來生產的壹類創新藥。

文章來源:RFA

Share Button
Author: 反攻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