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壹九八零年代因小說《苦戀》以及由此改編的電影《太陽和人》而引起巨大爭議的中國作家白樺,於1月15日淩晨在上海去世,享年89歲。有旅居海外的中國作家評論說,白樺是壹位有獨立思考精神的作家,值得紀念和推崇。
白樺原名陳佑華,1930年出生於河南省信陽。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文革結束後,白樺發表反映文革苦難的小說《苦戀》並創作了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這兩部作品都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旅居美國的中國作家淩滄洲就白樺的文學生平表示,他是壹位具有獨立思考精神的作家,值得紀念和推崇:
“白樺是壹位獨立思考精神的作家。他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寫的作品《苦戀》,以及基於此的電影《太陽和人》遭到官方的猛烈抨擊,就是因為這些作品的獨立思考。當時《解放軍報》的批判文章說,《苦戀》違反了中共的“四項基本原則”,而“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就是中共的領導麽。白樺的《苦戀》達到了當時壹些作家不能達到的歷史高度和深度。”
白樺編寫的劇本《苦戀》發表後曾引發壹場軒然大波和爭議,但沒有變成政治問題。然而,1980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根據《苦戀》拍攝的電影《太陽和人》送審時,有關當局卻批評劇本和影片都存在“嚴重的政治問題”。
《苦戀》描寫的是壹位旅居海外的愛國畫家淩晨光於上世紀50年代返回中國後,雖然在文革期間經歷迫害、甚至被打得遍體鱗傷,但仍心懷愛國之情,反對女兒出國的故事。他女兒質問他說:“您愛這個國家,苦苦地戀著這個國家……可這個國家愛您嗎?”這個問題後來被稱為是“天問”,問出了中國百姓的心聲。
旅居德國的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女士,曾在80年代在法國參加壹個國際文學會議期間與白樺見過面,她就白樺的文學生平以及作品《苦戀》評論說:
“白樺的作品《苦戀》裏有壹句大家經常引用的話,那就是:‘您愛這個國家,苦苦地戀著這個國家……可這個國家愛您嗎?’作品描寫兩代愛國的中國人最後卻因在中國迫害和虐待而離開中國。這樣的寫作也許今天看起來好像也不是太了不起,因為即使在習近平的嚴控之下,現在中國大膽的作家多的是,但在八十年代寫出這種作品還是非常大膽。”
《苦戀》發表後,中國《解放軍報》1981年4月發表題為“四項基本原則不容違反—評電影文學劇本,《苦戀》”的文章說,《苦戀》以批評黨曾經犯過的錯誤來否定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否定四項基本原則。這絕不是愛國主義,而是對愛國主義的侮辱。”中國其它多個官方報紙和刊物隨後也紛紛發表批判《苦戀》的文章。
後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等也對《苦戀》爭議發表看法,白樺被要求寫檢討。白樺通過給《解放軍報》和《文藝報》編輯部寫信的方式進行檢討,最終使《苦戀》風波得以平息。
白樺的《苦戀》開啟了反思文革的中國傷痕文學。但根據小說拍攝的影片,至今仍遭中國當局查禁。
旅美作家淩滄洲表示,他後來發表的詩歌《從秋瑾到林昭》更顯示出在政治思考上的升華:
“我還想強調,白樺在2007年寫作,2009年發表的《從秋瑾到林昭》這部詩歌,從對專制制度的質問,到對民族靈魂的拷問方面,都顯示出他在政治思考方面變得更深刻。而且在文學份量方面,我也覺得這部詩歌也超越了《苦戀》。”
白樺於2011年為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所著詩文《空椅子》,被收入《劉曉波紀念詩集》。
文章來源:RFA